股骨干骨折患者指南
【生活调理】
1.由于有坚固定技术,术后2周可扶双拐行走,但患肢不要负重,可自已完
成生活起居。
2.下床前先将身体健侧移至床边,然后健侧下肢先睛床着地,患肢再移下床。上床时先于床沿,患侧肢体先移至床边用上肢支撑上身,将身体移至床上合适位置。
3.保持正常作息与心态平衡,可做自已喜欢的事,经常到户外活动,活动时注意保持患肢外展位置,以免因负重和肌肉收缩作用而发生继发性向外成角畸形。
【特殊护理】
1.保持膝关节功能位:固定后4周岁内保持患肢膝关节功能位,无论是卧床还是下床行走或入厕、坐椅等,都必须保持膝关节功能位。4周后可慢慢屈伸膝关节。但不要过猛,在活动中逐渐增加膝关节活动角度。
2.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护理:采用外固定的病人,裤腿应宽松,外侧开口,系带便于穿脱。保持外固定架针眼处清洁,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包扎,防止针眼与外界相通,可每日消毒包扎1次,直到拆除外固定架。如针眼有分泌物、出血、固定针移位,要及时处理,以防感染。被褥、床单保持清洁、干燥,棉被防止过重压迫外固定架引起不适。
3.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①再骨折:防止发生再骨折的有效方法是当骨折处有内外固定后,逐渐增加骨折部位的承受应力,直至达到完全负重。②固定材料折断:由于固定材料的不断进步,此种并发症已明显减少。③神经损伤:最常见的是由于牵引造成腓总神经麻痹。牵引时如果下肢处于外旋位,腓总神经在腓骨头处受压可导致神经麻痹。防止此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是经常改变体位,避免持续压迫造成神经损伤。④膝关节功能障碍:股骨干骨折治疗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早期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最有效的方法。
【功能锻炼】
1.股骨干骨折越靠近膝关节,对膝关节功能的损害越大,血肿易使股中间肌粘连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须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粘连形成。
2.骨折早期,做下肢静力性收缩,踝关节伸屈活动。主要是促进下肢血肿吸收,增强肌力。
3.4周后可以练习在床沿上坐,并于坐位做躯干、髋、膝、踝部的主动运动,同时积极进行双上肢支撑活动练习。
4.6~8周后可坐床沿练习踏步动作,扶双拐患肢可逐日逐渐负重行走。
5.第8周开始扶单拐步行,第10周开始持单手杖步行。
【出院指导】
3个月内4周复查1次,以后可2~3个月复查1次,直至痊愈。复查时拍摄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