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使,不曾守护过上帝,但我愿为春风化作雨,滋润那些脆弱的生命。
——题记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病房里,每天都有病人康复出院,也有病人因为病痛住院,而不变的只有护士不停穿梭在各个病房的身影。配药、打针、接收病人、各项护理操作……忙碌的脚步分不清时间的分分秒秒。
转眼间我踏入临床工作已经两年了,从最开始的茫然忐忑,到现在逐渐适应临床工作的节奏,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包容、学会了保护、学会了处事不惊,也更加懂得生命的不易与沉重。在疾病面前,生命脆弱得无法想象,我们惟有悉心呵护。
我们科的病人大多是年迈的爷爷奶奶,也就是传说中的“老年科”。他们有的肢体障碍、行动不便,需要你定时帮他们翻身;有的智力退化,宛若稚儿,需要你付出加倍的耐心;有的听力下降,让你一不小心就化身为“河东狮吼”……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饱受岁月的侵蚀,疾病的困扰让他们更显无力,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减轻疼痛。
这一天,我们科来了这样一个病人,74岁的罗爷爷因大疱疹性表皮松解症收入我科,由于长期卧床,腰背部、骶尾部、足后等全身多个部位出现水泡甚至大面积破损。黄美华主任及其主管医生陈瑶认真查看病人,及时抽取渗液送检,并组织科内讨论,制定相关治疗方案。副护士长吴群带领护士胡英在护理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清创。为了更彻底的清理破损的皮肤,两位老师一直蹲着进行所有的操作,直至包扎完毕。

因为疼痛,罗爷爷抗拒所有触碰,每次我们给他翻身或者换药时,总会遭到他责骂和抵触,我们委屈,可我们更懂得这是疼痛背后的无奈。每当这时候,我们的责任护士杨希总会轻声安抚,一边跟罗爷爷唠嗑转移他的注意力,一边手脚麻利地换药……一天一天,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罗爷爷的病情逐渐稳定,伤口也在慢慢好转。犹记得,罗爷爷出院时那句轻声的谢谢和家属感激的眼神,那一刻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委屈都随风飘散了。
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它是平凡的——打针、发药、巡视病房构成了我们工作的主旋律;它是劳累的——三班倒的轮班制让我们全无生物钟的规律作息;它是沉重的——生之所系,它关乎无数人的生命健康;但它更是充满生机的——用我们柔弱的双手一次次从死神手下夺下鲜活的生命,让无数家庭重拾欢欣。它让我们如此贴近生命,去触摸、去聆听、去感悟!让我们一起坚守在护理这个平凡的岗位,共同守护生命之花,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撰稿:神经内科邓佳敏
编辑:宣传科
审核: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