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 患者呼吸心跳骤停
6月18日6时32分,救护车疾驰而来,鸣笛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车上是一例急需抢救的冠心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患者张某某,男,54岁,意识障碍20分钟,其家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来院途中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120医务人员当即给予对症治疗。到达医院后患者被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此时血压0/0mmHg,呼吸0次/分,室颤,双瞳孔散大固定直径5mm,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未触及,肢体厥冷,情况十分紧急。
我院急诊值班医师肖燕兰、姚尧及护士曾荣、邓思缕立即开通抢救绿色通道,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开通静脉通道,肾上腺素1mg静推,予以双向波200焦耳电除颤。患者仍未恢复窦性心率,室颤未缓解,交感电风暴持续发生,急诊科主任盛壮猷指示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辅助呼吸、肾上腺素1mg静推,予胺碘酮、艾司洛尔静推改善恶性心律失常,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磷酸肌酸保护心肌,完善血生化、血气、肌钙蛋白等相关检查。抢救过程中患者反复多次出现室颤,经历8次电除颤,持续精准心肺复苏,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效果欠佳。盛壮猷主任考虑患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左主干病变、心肌坏死缺血诱发心律失常可能性大,立即指示继续予以肾上腺素兴奋心脏,持续精准心肺复苏,调控血糖,留置导尿,补液支持治疗,邀请心内科急会诊抢救,并联系医联体指导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ECMO团队赵尚平教授会诊协助诊疗。
患者命悬一线,医务人员予以紧急抢救↓
07:40 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7点40分许,在持续不断且有效的抢救下,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瞳孔由大变小,大动脉搏动已可触及。7点50分赵尚平教授携带ECMO设备紧急到达我院急诊会诊,赵教授表示:患者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经急诊团队积极抢救治疗恢复窦性心律,瞳孔由大变小,呼吸机维持呼吸,前期抢救工作积极有效,暂时无需行ECMO治疗。考虑患者心脏血管病变诱发急性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需紧急行心血管造影,找到堵塞血管并开通,或行体外球囊反搏治疗,建议紧急转上级医院。与家属沟通病情后,患者在肖燕兰医师、文钊金护士护送下由我院重症救护车转上级医院。
湘雅三医院赵尚平教授会诊↓
手术成功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经过2小时积极抢救治疗多学科合作会诊,病人转入上级医院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入介入导管室,造影显示左主干加三支病变,其中回旋支完全闭塞。立即予以开通回旋支,手术顺利,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继续呼吸机及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置入深静脉鞘管,准备后续漂浮导管指导治疗,转入CCU继续救治。
患者手术中↓
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护航
对于心脏猝死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业内一直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也就是说心肺复苏关键时期在心脏骤停的4分钟内,而我们这位患者在救护车上出现心跳骤停,120医生敏锐判断立即进行对症治疗,再加上急诊团队的高效抢救能力,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要知道,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过来的不足1%,大多数人没等到医院就已经死亡,很庆幸这是发生在救护车上,在抢救黄金时间进行对症治疗、急诊科2小时的积极抢救为患者的转危为安打下了基础,体现了我院急诊团队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患者的顺利转院、最终抢救成功和我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进行深入合作密不可分。
人民对美好医疗的向往,
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编 辑:王小田
初 审:邹芬芳
审 核:吴 超 邓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