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乳喂养的好处
1.对宝宝的好处
(1) 可提供婴儿不同时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母乳最营养,最适宜宝宝消化、吸收。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2) 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增加婴儿抗感染能力。初乳(产后1-5天的乳汁)与过渡乳(6-10天的乳汁)中含有较高的分泌型免疫蛋白(SIgA)等,能增强呼吸道、胃肠道抵抗力。
(3) 促进宝宝胃肠道的发育,提高对母乳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
(4) 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母乳中必须营养素:如牛磺酸、DHA是宝宝脑神经发育重要物质;母乳喂养能促进婴儿嗅觉、味觉、温度觉、听觉、视觉、触觉的发育。
(5) 减少成年后患代谢性疾病机率。母乳喂养儿生后1-2年发育正常,成年后患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机率明显下降。
(6) 紧急状态下的母乳喂养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措施,也是对婴儿最好保护。
2.对乳母的好处
(1)增进母子间的情感。(2)促进乳汁分泌及生育调节;(3)血液中的泌乳素有利于泌乳细胞分泌乳汁;抑制卵巢排卵,自然避孕(泌乳素夜间分泌较多);(4)血液中的催产素促进子宫的复原,防止产后出血;可使细胞收缩,有利乳汁排出;(5)母乳喂养可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6)有助于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
3.对家庭及社会均有益
(1) 母乳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新鲜无细菌污染;(2)方便、经济;(3)提高全社会人口素质。
二、分娩后皮肤早接触及早开奶的重要性
新生儿出生后,尽早于1小时内将新生儿裸体抱放在母亲胸前,帮助新生儿含吮到乳头的过程。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皮肤早接触的重要性
(1)给婴儿保暖(2)促进母子亲情建立(3)母乳喂养的良好开端(4)规律心跳和呼吸(5)使婴儿母亲平静(6)鼓励母乳喂养(7)按需哺乳
2.早开奶的重要性
婴儿出生后一小时内母亲开始给宝宝哺乳,不仅可刺激母亲乳汁及早分泌 ,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胎盘排出,还能使宝宝获得含免疫物质极高的初乳,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三、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一天24小时同处一室,每天分离时间少于1小时。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1、母亲学会观察喂养指征2、能做到按需哺乳3、母亲学会如何安慰婴儿,使母婴有安全感4、婴儿学会识别母亲,有利于建立母爱情感和母婴结合5、婴儿睡得更好6可减少婴儿感染
四、母亲喂奶的体位和婴儿含接的姿势
喂奶的体位:母亲可以坐位、站位、侧卧位、环抱式喂奶,体位不限,以感到放松舒适为宜
正确的哺乳姿势:婴儿头与身体成一直线;婴儿的身体面对并贴近母亲身体;母亲抱紧婴儿,使婴儿的头颈得到支撑(刚出生的孩子还应托着他的臀部);婴儿的脸朝向乳房。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婴儿的嘴张得很大,下唇外翻;舌呈勺状环绕乳房,面颊鼓起呈圆形;含接时可见到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时会暂停;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声音。
五、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按需哺乳:每当婴儿啼哭(表示他饿了)或母亲奶胀(表示要喂奶了),不限时,不限量。
按需哺乳的重要性:1、可满足母婴双方母乳喂养的生理需求;2、保持有足够的乳汁分泌;3、
婴儿体重增长快;4、易于建立母乳喂养,母亲很少出现乳房肿胀等问题。
六、哺乳期的乳房保健
1、每次喂哺前需常规清洁双手。2、不必常规清洁乳头(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如需要可用温湿毛巾清洁乳头和乳晕。3、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4、喂哺时,乳母掌握正确的喂哺技巧,以使婴儿有效吸吮。5、每次哺乳,应左右乳房交替着喂。先喂一侧,再喂另一侧;如另一侧未哺完,待下一次喂哺时先喂。这样可促使乳汁分泌增多,预防乳腺管阻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一及婴儿两侧面颊不对称。6、哺乳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易引起局部疼痛或皮损。7、每次喂完奶后:常规挤一至两滴乳汁均匀的涂在乳头与乳晕上,可预防乳头皲裂或感染。8、哺乳期间乳母应佩戴合适的棉质胸罩(以前胸开扣为宜),以起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的作用。
七、怎样保证有足够的母乳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多喂奶,勤排空,不限时,不限量。不用奶瓶奶嘴,开奶前不喂其他食物。妈妈睡眠充足、营养合理、心情愉快。吃奶时间要充足,喂奶姿势要正确。坚持母婴同室,坚持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正确的乳房保健。
八、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孩子其他食品及饮料,包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矿物质滴剂外;也允许吃挤出的母乳。)
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1、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机率少;3、母乳中还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4、母亲在哺乳过程中的声音、拥抱和肌肤的接触能刺激婴儿的大脑反射,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发育,有利于促进心理发育与外界适应能力的提高。
九、6个月内母乳代用品给婴儿带来的不利
1、干扰母婴感情结合
2、对宝宝的危害:(1)腹泻及呼吸道感染增多;(2)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3)易过敏及乳汁不耐受;(4)患某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增加;(5)体重超重;(6)智力测验评分较低。
3、对母亲的危害:(1)可能很快再次受孕;(2)增加患贫血、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险;(3)增加家庭负担。
十、6个月后添加辅食后,继续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从6个月龄时开始添加安全且营养充足的辅食,并持续母乳喂养到2周岁或以上。在添加辅食期间,至少在2岁以前,母乳喂养仍然是营养素和免疫保护因子的重要来源。
十一、患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母亲的婴儿喂养方法
1、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要确保安全喂养,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2、乙肝母亲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但喂养时要注意皮肤、粘膜溃疡或破损情况,母亲奶头皲裂或婴儿口腔的溃疡,均应暂停母乳喂养。待伤口恢复了再行母乳喂养,以减少病毒直接进入婴儿血液的机会(尤其是大三阳者)。婴儿要有独立的毛巾、脸盆、喝水的杯子。
3、结核活动期母亲,不宜母乳喂养。
4、母亲患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不宜母乳喂养。
5、乳房患有水痘的母亲,在损伤结痂前应将奶挤出喂给婴儿,同时给婴儿注射疫苗。
6、母亲患传染病,正处于急性传染期进行隔离时,暂不宜哺乳。